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形成巧妙对比。
前半句"按部先春凤林野"展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像凤凰一样在早春的树林原野中按计划行动,充满生机与抱负。这里的"凤"象征高贵追求,"春野"代表充满希望的起点。
后半句"写怀空望鹿门山"则转向另一种心境:徒然遥望隐士居住的鹿门山,空有隐居的念头却难以实现。"空望"二字透露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感,鹿门山作为隐逸象征,暗示着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两句话通过"先春行动"与"空望隐居"的对比,揭示了人生常见的矛盾:既想奋发有为,又渴望超脱世俗。诗人用凤凰展翅和隐士山居两个鲜明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这种既进取又向往自由的复杂心境,非常贴近现代人忙碌中渴望诗意生活的心理。
李建中
(945—1013)宋京兆人,字得中。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累官太常博士,曾表陈时政利害,序王霸之略,得太宗嘉赏。历知曹、解、颍、蔡四州。恬于荣利,好吟咏,每游山水,留题自称“岩夫民伯”。善修养之术,奉命参预校定《道藏》。官终判太府寺。善书札,行笔尤工,多构新体。好古勤学,多藏古器、名画。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