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念奴娇 赋水仙
汉江露冷,是谁将瑶瑟,弹向云中。
一曲清泠声渐杳,月高人在珠宫。
晕额黄轻,涂腮粉艳,罗带织青葱。
天香吹散,佩环犹自丁东。
回首杜若汀洲,金钿玉镜,何日得相逢。
独立飘飘烟浪远,袜尘羞溅春红。
渺渺予怀,迢迢良夜,三十六陂风。
九疑何处,断云飞度千峰。
一曲清泠声渐杳,月高人在珠宫。
晕额黄轻,涂腮粉艳,罗带织青葱。
天香吹散,佩环犹自丁东。
回首杜若汀洲,金钿玉镜,何日得相逢。
独立飘飘烟浪远,袜尘羞溅春红。
渺渺予怀,迢迢良夜,三十六陂风。
九疑何处,断云飞度千峰。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水仙花为主题,用唯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气与孤独惆怅的情怀。
上片开篇就营造出清冷的氛围:汉江边露水冰凉,仿佛有人在云端弹奏瑶瑟(一种玉制的琴)。琴声渐渐远去,月光下仿佛看到仙子住在华丽的宫殿里。这里用"晕额黄轻,涂腮粉艳"形容水仙花娇嫩的花瓣,像女子额头的淡黄妆容和脸颊的胭脂;"罗带织青葱"则比喻水仙修长的绿叶如同丝带。微风吹来花香,仿佛能听到仙子佩环叮咚作响。
下片转入抒情。诗人望着长满香草的水边,想起佩戴金钿、手执玉镜的仙子,不知何时才能重逢。"独立飘飘"四句写水仙孤傲地伫立在水边,洁白的花瓣羞于沾染尘世的红艳。诗人内心充满渺远的思绪,在这漫漫长夜,感受着从各处水泽吹来的风。最后以"九疑何处"作结,望着飞过群山的云彩,表达对远方仙境的向往和求而不得的怅惘。
全词最妙处在于将水仙完全人格化,既写出它"清水出芙蓉"的天然之美,又赋予其孤高绝尘的仙子气质。通过琴声、月光、佩环等意象的烘托,营造出空灵飘逸的意境,而"何日得逢""渺渺予怀"等句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让整首词在仙气飘飘之余更添动人深情。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