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引二首·其一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
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译文及注释

黄帝铸(zhù)(dǐng)于荆山,炼丹砂。
黄帝采集首山的铜,铸造宝鼎于荆山之下,炼制仙丹。
黄帝: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中华民族的始祖。荆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附近。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此,亦名覆釜山。丹砂,即朱砂,矿物名,深红色,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中医作药用,也可制作颜料。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jiē)
仙丹炼制成功了,黄帝和群臣后宫乘龙飞仙进入仙境。天上的彩云迷迷茫茫,变幻如海,找不到升仙的途径,让我们世间的凡人空自叹息。
太清:三清之一。道教徒谓元始天尊所化法身,道德天尊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惟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luán)车。
联想天宫中披着七彩霓裳羽衣的宫女一定貌美如花。真想乘风飞身而上,登上黄帝乘坐的鸾车。
鸾车:神仙所乘之车。

登鸾车,侍轩辕(yuán),遨(áo)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登上鸾车,陪在黄帝旁边,一起遨游在青天之上,那种乐趣一定妙不可言。
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帝采集首山的铜,铸造宝鼎于荆山之下,炼制仙丹,仙丹炼制成功了,黄帝和群臣后宫乘龙飞仙进入仙境。天上的彩云迷迷茫茫,变幻如海,找不到升仙的途径,让我们世间的凡人空自叹息。联想天宫中披着七彩霓裳羽衣的宫女一定貌美如花。真想乘风飞身而上,登上黄帝乘坐的鸾车,陪在黄帝旁边,一起遨游在青天之上,那种乐趣一定妙不可言。

注释
黄帝,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中华民族的始祖。《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之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群臣后宫上者七十余人皆乘龙升天。
荆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附近。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此,亦名覆釜山。
丹砂,即朱砂,矿物名,深红色,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中医作药用,也可制作颜料。
太清,三清之一。道教徒谓元始天尊所化法身,道德天尊所居之地,其境在玉清、上清之上,惟成仙方能入此,故亦泛指仙境。
鸾车,神仙所乘之车。
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场景:黄帝在荆山铸鼎炼丹,最终炼出黄金般的仙丹,骑着龙飞升成仙的故事。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炼丹飞升(前四句):讲黄帝炼丹成功,骑着龙飞上仙境。用"云愁海思"形容飞升时天地为之动容的景象。 2. 仙女相伴(中间三句):描写天上仙女们容颜美丽,挥袖间就能穿越云霞,随风登上仙车。这里用"飘然""凌紫霞"等词营造出轻盈飘逸的仙境氛围。 3. 遨游之乐(最后三句):写黄帝和仙女们驾着鸾车,在青天中自由遨游的快乐。"其乐不可言"直接点明这种快乐无法用语言形容。

诗歌的魅力在于: - 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构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 - 通过"骑龙""紫霞""鸾车"等意象,让读者仿佛看到绚丽的仙界图景 - 最后直接说"其乐不可言",反而更让人想象那种极致的快乐 - 整体节奏轻快,读起来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这其实反映了古人对长生不老、自由翱翔的向往,用神话故事表达了对超越平凡生活的渴望。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