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嘉峪关感赋四首 其二

东西尉候往来通,博望星槎笑凿空。
塞下传笳歌敕勒,楼头倚剑接崆峒。
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嘉峪关的雄伟壮丽,以及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前两句说嘉峪关是东西方使者往来的要道,提到张骞(博望侯)出使西域的故事,说他当年开辟这条通道就像乘着木筏上天一样神奇。这里用"笑凿空"来形容张骞开拓西域的壮举,既幽默又充满敬意。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边关景象:塞外传来胡笳演奏的《敕勒歌》,城楼上将士们持剑守卫,仿佛能触摸到远处的崆峒山。夜晚月光下战马在长城边饮水,古老要塞上空盘旋的雄鹰迎着大漠狂风。这些画面既雄浑又苍凉,让人感受到边关的艰苦与壮美。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突出嘉峪关的险要。诗人说除了东北的卢龙要塞和山海关,整个东南地区没有哪个关隘能比得上嘉峪关的雄伟。这是对嘉峪关战略地位的高度评价。

全诗用豪迈的笔调,将历史典故、边塞风光和军事价值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天下第一雄关"的赞叹之情。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苍茫大漠,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边关的豪情。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