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虎台谋》讲的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复仇故事,用现代视角可以这样理解:
1. 人物关系与矛盾核心
诗中的女子陷入三重困境:
- 家族仇恨:父亲被仇人所杀,哥哥也被仇人处决
- 情感绑架:父亲生前逼她嫁给仇人("父命事仇")
- 婚姻枷锁:仇人后来成了她的丈夫
2. 女子的心理挣扎
- 她认为不报仇就不配当人("父仇不报岂女子")
- 觉得伺候仇人丈夫是奇耻大辱("反面事人有余耻")
- 最终选择"要么成功复仇,要么以死明志"的极端态度
3. 震撼的结局描写
最后两句用夸张的意象:
- "黄泉血流浩浩"暗示她自杀时血流成河
- "九州之外五经表"说她的壮烈事迹连传统道德规范(五经)都难以评判
现代启示
这首诗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家族伦理压迫下的绝望反抗。虽然用今天的眼光看有些极端,但深刻揭露了:
① 封建礼教对个人的摧残
② 当"孝道"与"婚姻"冲突时女性的悲惨处境
③ 用生命抗争的精神力量
全诗就像一部浓缩的悲剧电影,短短几句就勾勒出惊心动魄的情节和震撼人心的结局。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