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科举落榜的四川朋友离京返乡的情景,充满了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切同情。
开头两句"憔悴满衣尘,风光岂属身"直接描绘了友人落魄的形象:衣衫褴褛、满面风尘,京城的繁华与他无关。这里用"风光"反衬"憔悴",形成强烈对比。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细节展现困境:"卖琴红粟贵"说为了糊口不得不变卖心爱之物;"看镜白髭新"照镜子发现新添的白发,暗示岁月蹉跎;"栈畔谁高步"写蜀道艰险无人同行;"巴边自问津"表现独自摸索前路的孤独。
最后两句最为动人,用杜鹃啼血的典故劝慰友人:即便伤心也不要像杜鹃那样泣血,因为春天本就充满哀愁。这里将个人失意与自然界的哀春景象融为一体,使情感更加深沉。
全诗没有直接说"同情",但每个细节都渗透着对友人的理解与关怀。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具体的意象,把科举失意者的落魄、返乡的艰辛、内心的苦闷都生动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个时代读书人的普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