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秦朝灭亡时的场景,通过百姓和象征物的反应,传递了深刻的历史反思。
开头两句写老百姓提着酒食欢迎起义军,说明秦朝的暴政早已失去民心。"亡秦谁复为秦悲"用反问语气强调:这样一个失去民心的政权,覆灭时根本没人会同情。
后两句用"十二金人"(秦始皇收缴天下兵器铸成的铜像)这个典型意象,赋予铜像以人的情感。说它们流泪,其实是说连没有生命的铜像都在为秦朝的暴政感到悲哀。"不曾被虐曾蒙德"的对比更显深刻:老百姓是直接受害者,而铜像只是见证者,连见证者都为之落泪,可见暴政之残酷。
全诗最妙的是用"流泪的金人"这个拟人化想象,把抽象的历史教训变得生动可感。通过百姓的欢庆与铜像的悲泣这一反差,既写出了暴政必亡的道理,又暗含了对统治者"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警示。
刘棐
刘棐,字仲忱(《天台续集别编》卷二),宋城(今河南商丘)人。高宗建炎初为秘阁修撰。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台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七、六○,《嘉定赤城志》卷九)。今录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