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大佛岩

山头一雨作膏沐,洗出千重万重绿。
林容灿烂江声高,古刹庄严枕山麓。
系缆凝碧湾,石润青苔斑。
欸乃一声山谷应,千帆影落夕阳间。
仙人低鬟静相对,但觉扑面皆青烟。
青烟飞不断,石磴石镜互回转。
碑披蝌蚪奇,树种菩提满。
忽然万壑奔惊雷,青天倒挂银河来。
飞流直下一千丈,晴雪滚滚晶帘开。
枯藤浓梁赤龙血,古楠䢔遝作人立。
暗涧风号虎气腥,深箐暮卷猿声急。
前山嵌古亭,后嶂开锦屏。
扁丹一叶泛萍梗,大江日夜无留停。
宛疑人在镜中坐,相对共讶鬓眉青。
我今随君掉客帆,行程始至大佛岩。
明早挂席东南去,一片疏钟送过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诗人乘船经过大佛岩时,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震撼,用生动的笔触记录下这一切。

开头写雨后山色格外青翠,像被洗过一样清新。山林色彩斑斓,江水奔流声回荡在山谷,古老的寺庙安静地依偎在山脚下。这些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活力。

中间部分细节丰富:船停泊在碧绿的水湾,石头上长满青苔。船桨声在山谷中回响,夕阳下无数船影倒映水中。这里用"仙人低鬟"的比喻,把山岩比作低头静默的仙女,营造出神秘朦胧的意境。

接着诗人用夸张手法描写瀑布的壮观:像惊雷轰鸣,像银河倒挂,飞流直下像水晶帘幕。这些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瀑布的气势。随后描写古老树木盘曲如龙,深山幽谷中传来虎啸猿啼,既展现原始野性美,又带着一丝惊险感。

最后写诗人乘着小船继续前行,江水奔流不息。看着水中倒影,仿佛人与倒影在镜中对坐。结尾点明这是旅途的开始,明天将继续东南行,寺庙钟声将送他们离开这片美景。

全诗最精彩的是动静结合的手法:既有"千帆影落"的静谧,又有"万壑奔雷"的震撼;既有"古刹庄严"的肃穆,又有"猿声急"的灵动。诗人通过视觉、听觉的多角度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幅山水长卷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