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德孺使辽

都门冠盖如云多,马头匼匝金盘陀。
平明三节出城去,使华已过桑乾河。
桑乾地寒毡作屋,冰霜满(殿本作漫)野飞鸿鹄。
道旁箫鼓动地迎,铁面蕃儿皆拭目。
金玦装成宝刀利,银鞍半露貂裘燠。
日高宾馆驻前旌,馈客往来随酪粥。
河间未弛新亭障,山后犹存旧风俗。
幽燕妇女白如脂,露面来觇汉冠服。
边风吹雪罨毡城,毡城在处为屯营。
黄沙行尽到靴淀,新年下马单于庭。
庭中之人识汉事,而公赫赫传家声。
君臣把酒重相劝,知有从来忠孝名。
好言天子神圣武,际天接地皆王土。
桑麻万里富中原,制作千年还太古。
白日亲观丹凤翔,黄河近报神鱼舞。
不须铁甲屯大荒,坐见长城倚天宇。
况君总发怀刚肠,往年司直中书堂。
单骑走马绝瀚海,而今复使天一方。
平时出入虽故事,男儿举足安可量。
鄙人再拜赠公语,北边射猎云雪冈。
平安烽火三万日,羽林超距閒金汤。
年年蕃马输汉地,后车碨礧牵玄黄。
愿持成效献天子,归来跃出尚书郎。
归来跃出尚书郎,锵金鸣玉趋明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宋使者范德孺出使辽国的场景,展现了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碰撞,同时赞颂了使者的气节和国家的强盛。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出使盛况(开头到"馈客往来随酪粥")
用"冠盖如云""金盘陀"等词描绘使者团离开汴京时的隆重场面。到了辽国后,用"毡作屋""冰霜满野"展现北方苦寒环境,而"铁面蕃儿皆拭目"则生动表现了辽人对中原使节的好奇。

2. 文化对比("河间未弛新亭障"到"露面来觇汉冠服")
通过"幽燕妇女白如脂"等细节,展现辽国保留的游牧习俗与中原文化的差异。妇女们偷看汉人服饰的细节,暗示了文化间的吸引。

3. 外交场景("边风吹雪罨毡城"到"黄河近报神鱼舞")
描写在辽国宫廷的宴饮场面,使者不卑不亢地宣扬宋朝国威,用"桑麻万里""制作千年"等词展现中原文明的繁荣。

4. 勉励与祝福("况君总发怀刚肠"到最后)
称赞范德孺的才能和胆识,回忆他曾经"单骑走马绝瀚海"的壮举,祝愿他圆满完成使命后能升任要职。"锵金鸣玉趋明光"是对其仕途的美好期许。

诗中巧妙运用对比手法:
- 环境对比:中原的繁华 vs 辽国的苦寒
- 文化对比:汉人冠服 vs 游牧装束
- 饮食对比:中原美食 vs 草原酪粥

全诗既展现了使者不辱使命的担当,又暗含对中原文明的自豪,语言生动形象,如"铁面蕃儿皆拭目"这样的细节描写,让千年后的读者仍能感受到当时的外交场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