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冬至衡阳食柑

衡阳冬犹温,长至似春日。
朝盘富笋蔬,夜砌响蟋蟀。
白酒如玉膏,黄柑饱霜实。
更阑裌衣坐,灯火不欲即。
三年江之南,光景去如失。
匆匆节序时,无岁宁家室。
宗祏香火寒,牢醴谁致洁。
三雏隔两地,不得遂顾恤。
劳生分有数,敢但念安逸。
不虞与求全,世或不可必。
官事未易了,应止筋力率。
漳东二顷田,亦粗给粳秫。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衡阳过冬至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生活的真实记录和人生感慨。

开头描写衡阳冬天温暖如春的独特气候,白天有新鲜的笋菜可吃,夜里还能听到蟋蟀鸣叫。这里用"白酒如玉膏,黄柑饱霜实"这样生动的比喻,写出当地美酒和霜打过的柑橘格外甜美,让人感受到简单生活的满足。

但随后笔锋一转,带出漂泊在外的愁绪。作者已经三年没回家了,每逢佳节都倍感孤独。祖宗的祠堂无人祭扫,三个孩子分隔两地无法照顾。这里用"宗祏香火寒"这样具体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游子对家的牵挂。

最后是豁达的自我宽慰:人生劳碌本是常态,不能总想着安逸。世事难料,与其强求完美,不如踏实做好眼前的工作。最后提到在漳东还有两顷田地可以种粮,暗示虽然漂泊,但基本生活尚有保障。

全诗就像一篇冬日日记,既有对异乡风物的新鲜感受,又有中年人对家庭的责任焦虑,最后回归到务实的生活态度。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面对生活时的真实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