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明州(今宁波)的亭子——三江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展现了它的壮美和官员的政绩。
前两句写亭子的环境:它远离尘世喧嚣,高高在上,俯瞰着清澈的江水。"几万寻"用夸张手法突出亭子的高耸,给人开阔的视觉感受。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亭子的位置和景色:它地处三条江河交汇处,像鼎的三足一样稳固;屋檐翘起如凤凰展翅,直指天空。白天云雾散去后,能看到远处三山的路径;夜晚无风时,月光洒在江面,仿佛金色的波浪翻涌。这些画面既有宏大的空间感,又包含细腻的光影变化。
最后两句转向赞美官员的政绩:诗人用"龚黄"(汉代两位著名清官)比喻当地官员,说他的新政受到百姓欢迎,全城都在传唱赞颂他的诗歌。这里将自然美景和人文治理巧妙结合,亭子的壮丽成为官员德政的衬托。
全诗通过空间的高低对比(高空亭子vs下方江水)、时间的昼夜转换,以及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展现了一幅既有磅礴气势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最妙的是,诗人没有直接夸官员多优秀,而是用"满城争唱"的民间反响来体现,显得更真实动人。
陈栖筠
陈栖筠,明州(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三)。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