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
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
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
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
何处寄相思,南风吹(一作摇)五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赴任的山水画卷,情感含蓄而悠远。

开篇用"寥落云外山"勾勒出远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朦胧美,而"迢递舟中赏"则让读者仿佛置身行船,沿途欣赏山水。这里用空间距离感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分别。

接着诗人用声音营造氛围:西江上传来的乐器声与秋日晴空产生共鸣,清亮的音色在空旷中回荡。这种听觉描写让画面突然生动起来,也暗示送别时的复杂心绪。

中段笔锋转向目的地宣城的景象:荒芜的古城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空旷,寒潮涌动更添寂寥。但随即笔调一转,写到当地祭祀敬亭山神的热闹场景和渔民收网的日常画面,这一冷一暖的对比,既展现了宣城的风土人情,又暗含对友人新生活的期许。

结尾最妙,诗人不说自己思念,而是问"这份思念该托付给谁呢?"让南风摇动船桅上的测风仪(五两)来代为传达。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把离愁化作可见的物象,让无形的思念有了具体的寄托。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送别的江景切换到目的地的风物,最后定格在风中摇曳的船帆。诗人用空间转换和意象叠加,把送别之情写得既开阔又细腻,展现了盛唐山水诗特有的意境美。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