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名为"石井泉"的小山泉,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联想,传递出深刻的精神内涵。
前两句写景:平坦的平原上突起一座小山丘,让人联想到古代英雄的豪迈气概。"剑气寒"这个比喻既形容山势如剑般挺拔,又暗指这里可能发生过英雄故事。
后两句抒情:山泉默默渗透滋润大地,就像仁爱和正义的精神滋养人心。诗人说,这种精神力量至今仍在文人墨客的笔端闪耀。这里的"毫端"指毛笔尖,代指文学创作。
全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用小小的山泉比喻伟大的精神传承。告诉读者:看似平凡的景物可能承载着不平凡的历史记忆,而仁义精神会通过文化创作永远流传。语言简洁但意境深远,让读者在欣赏风景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徐谊
徐谊(1144~1208),字子宜,一字宏父,温州平阳万全沙冈人。孝宗乾道八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徽州知府、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司、吏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工部侍郎等职。后因受到排挤,被贬为惠州团练副使。嘉泰二年,重获起用江州知府。开禧三年任建康府知府兼江淮制置使。嘉定元年改任隆兴府知府,死于任上,享年65岁。在学术上,于永嘉学派别学为一家,形成平阳学派。事见《水心集》卷二一《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宋史》、民国《平阳县志》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