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偕冯大携酒宝光寺院前畅饮醉后得长句一章以答之

一千年后呼太白,跃入酒杯吸酒魄。
自古仙人不可期,有酒不醉真堪惜。
况逢三五月明时,一年几度如今夕。
有酒无月愁举杯,有月无酒空皎洁。
蟾精易蚀壶易竭,何况人生不满百。
举头高叫老蚌胎,举足踢倒糟邱台。
茫茫万古递相去,古人已往今人来。
今人不如古人乐,阮生徒抱穷辕哭。
世上悠悠殉名利,难怪次公无醒目。
古之饮酒人,以酒乐天真。
识得醉中趣,冥合形外神。
淳于一石亦能饮,更有荷锸刘参军。
兰陵之郡宜城路,与子相邀会朝暮。
愁来痛饮三百杯,吐出奚囊惊鬼句。
月兮酒兮奈尔何,但愿与尔毕世相摩挲。
醉后狂言欲呈佛,不饮必受阇黎诃。
何如与子共把金尊倒,放眼乾坤春正好,莫使朱颜变衰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畅饮的豪放场景,充满了对人生、美酒和明月的感慨。诗人借着酒兴,表达了对自由、快乐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1. 开篇豪迈,呼唤李白:
“一千年后呼太白,跃入酒杯吸酒魄。”诗人想象自己穿越千年,呼唤诗仙李白一起痛饮,甚至要跳进酒杯里痛饮美酒。这种夸张的写法,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李白的仰慕。

2. 珍惜当下,及时行乐:
“自古仙人不可期,有酒不醉真堪惜。”诗人认为神仙难求,人生短暂,有酒不喝简直是浪费。他特别强调要珍惜明月当空的夜晚,因为这样的美景一年也没几次。这体现了诗人对及时行乐的推崇,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3. 酒月相伴,缺一不可:
“有酒无月愁举杯,有月无酒空皎洁。”诗人认为美酒和明月是绝配,缺了任何一样都会让人遗憾。他用“蟾精易蚀壶易竭”比喻月亮会被云遮住,酒壶也会喝空,暗示人生短暂,要及时享受。

4. 狂放不羁,挑战世俗:
“举头高叫老蚌胎,举足踢倒糟邱台。”诗人借着酒劲,大声呼喊,甚至踢倒酒坛,表现出对世俗礼法的蔑视和对自由的追求。他感叹古今变迁,认为今人不如古人快乐,讽刺那些追逐名利的人。

5. 以酒为乐,追求真性情:
“古之饮酒人,以酒乐天真。”诗人推崇古人饮酒的洒脱,认为酒能让人回归本真,体会到醉中的乐趣。他列举了历史上著名的酒徒,如淳于髡和刘伶,表达了对他们生活态度的认同。

6. 邀友共饮,抒发豪情:
“兰陵之郡宜城路,与子相邀会朝暮。”诗人邀请朋友一起喝酒,希望每天都能痛饮三百杯,写出惊世骇俗的诗句。他对着明月和美酒抒发豪情,希望能永远与它们相伴。

7. 醉后狂言,笑对人生:
“醉后狂言欲呈佛,不饮必受阇黎诃。”诗人醉后甚至想对佛祖说些狂言,认为不喝酒反而会受责备。他劝朋友一起倒满酒杯,享受美好的春光,不要让青春白白流逝。

总结:
这首诗充满了豪放不羁的激情,诗人借着酒兴,表达了对自由、快乐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他珍惜当下,及时行乐,认为美酒和明月是人生最大的享受。诗中充满了对古人的仰慕,以及对现实的不满,最终归结为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与其追逐名利,不如痛饮美酒,笑对人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