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病中作

卧病十日不出门,落叶萧索如荒村。
僮倦昼眠芳树下,马饥时啮秋蔬根。
每愁地偏药饵少,更畏雨多井水浑。
桂林南洞有丹诀,杖策拟从方士论。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桂林生病时的生活片段和内心感受,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直接交代背景:诗人已经病卧十天不能出门,院子里落叶堆积,冷清得像荒村。这里用"萧索"的落叶和"荒村"的比喻,既写实景又暗示病中孤寂的心情。

中间四句像一组生活特写:小书童白天在树下打瞌睡,饿马啃着菜园里的秋菜根。这两个细节生动展现了主仆二人都过得困顿——主人病着,仆人也懒散,连马都饿得偷吃菜。接着诗人说更愁的是住得偏僻买药难,还怕雨水多把井水搅浑。这些日常烦恼的罗列,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病中生活的种种不便。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听说桂林南洞有修道炼丹的方士,诗人拄着拐杖想去请教长生之术。这个结尾很有意思——前面都在写现实困境,最后却突然想求仙问道,既透露了对病愈的渴望,又带着几分文人特有的浪漫想象。

全诗妙在把病中琐事写得趣味盎然:落叶、打瞌睡的书童、偷吃的马、浑井水...这些平常事物经诗人组合,既真实又带着淡淡幽默。而结尾的"求仙"念头,又在困顿中平添一丝超脱的亮色,让人看到古代文人即使生病卧床,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