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庵杂诗(十二月十六日) 其四 (丙寅)
晓出雪犹微,须臾飞渐密。
仰观若塞空,横铺路欲没。
楼台顷自明,高下同一洁。
旋风俄焉起,眩转益飘忽。
浮浮俨簸扬,作势穿牖闼。
向晚如小衰,竟夕乃愈烈。
诘朝互传语,尺许久无匹。
宣统三年春,元旦差相埒。
中间十五载,丧乱鲜可悦。
意者其休徵,相看还咄咄。
仰观若塞空,横铺路欲没。
楼台顷自明,高下同一洁。
旋风俄焉起,眩转益飘忽。
浮浮俨簸扬,作势穿牖闼。
向晚如小衰,竟夕乃愈烈。
诘朝互传语,尺许久无匹。
宣统三年春,元旦差相埒。
中间十五载,丧乱鲜可悦。
意者其休徵,相看还咄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从早到晚的大雪,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复杂感受。
前半部分生动记录了雪景变化:清晨小雪飘落,很快越下越大,抬头看天空仿佛被雪填满,地面也被积雪覆盖。雪中楼台显得格外明亮,高低建筑都披上洁白外衣。突然旋风卷起雪花,让雪势更加狂乱,甚至穿过门窗缝隙飘进屋里。到了傍晚雪势稍弱,但入夜后反而更猛烈。
后半部分转向对雪的思考:第二天人们互相传告,说这是多年未遇的大雪,只有十五年前宣统三年(1911年)元旦那场雪能相比。这十五年间国家动荡不安,少有欢欣之事。诗人猜测这场罕见的大雪或许是吉祥征兆,但看着漫天飞雪,又不禁感到惊疑不定。
全诗妙在将自然现象与时代背景巧妙结合。通过细致观察雪势变化,折射出动荡年代人们既期盼转机又心存疑虑的复杂心理。写景时用"塞空""欲没""眩转"等词传神表现雪势,抒情时又用"休徵""咄咄"含蓄表达忧思,展现了大时代中小人物的真实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