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毅铁如意歌

黑云一朵白虹气,凛凛寒风鬼愁避。
铭文廿六署姓字,乃是高邑赵公铁如意。
公之烈性百炼刚,指挥亦见铁石肠。
公之定力千钧强,谈笑亦飞铁面霜。
我观公物识公志,弗若是折秉道义。
珊瑚碎,亦无赖,何似公掌选司,志在屏四害。
唾壶缺,安足雄,何似公坐都堂,志在除四凶。
将使汝为朱云上方剑,斩佞臣头进直谏。
将使汝为司农袖中笏,击逆竖首舒愤郁。
奈何钩党纷纭君听谗,元凶争指群耽耽。
不如意事真八九,为同心人仅二三。
锻炼深文竟被逐,西厂权弄东林覆。
太阿倒持事日非,逆案迟成公已没。
如意兮如意,我不知击阉之疏草罢时,可曾携汝起舞扬双眉。
又不知雁门关外荷戈日,可曾持汝悲歌望京邑。
问汝汝无言,但见土花惨澹面冷无颜色,似有无限烦冤诉不得。
呜呼茄花委鬼魁柄干,聚六州铁铸错难。
饮刃终成白马驿,赐环遑望金鸡竿。
朝局既坏社亦屋,历劫乌金犹在握。
当时公盼东方明,祇今人效西台哭。
君不见见泉儿奉圣母,附九千岁同掣肘。
神鼎如在难铸形,话柄虽传耻污口。
惟公奇觚矢赤衷,无愧铮铮在铁中。
遗物犹为人爱惜,不惟瑰宝惟孤忠。
昔年得公书,什袭珍手泽。
今又得如意,峥嵘森毅魄。
我欲快磨铁砚,椎拓墨本作画图。
更将豪挥铁笔,大书铭词张座侧。
见者惊心读挢舌,何物犹矜炙手热,请看区区一片铁。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明代忠臣赵南星(赵忠毅)的铁如意,歌颂了他刚正不阿的品格和悲剧命运。全诗用铁如意作为象征,展现了三个核心内容:

1. 铁如意的象征意义
诗中把铁如意比作赵南星的人格写照——"百炼刚"形容他如钢铁般刚烈,"铁石肠"说他意志坚定,"铁面霜"指他执法严明。这把铁如意不仅是物件,更是他打击奸佞的武器,诗人想象它既能当斩奸臣的宝剑,又能作击逆贼的朝板。

2. 忠臣的悲剧命运
赵南星虽想清除朝廷"四害"(指魏忠贤等宦官集团),但最终被诬陷流放。诗中"不如意事真八九"道出他的无奈,"锻炼深文竟被逐"揭露了文字狱的迫害。最讽刺的是,他反对的宦官集团("茄花委鬼"指魏忠贤)最终把持朝政,导致明朝衰亡。

3. 历史反思与精神传承
诗人抚摸这件遗物时,既痛惜忠臣蒙冤("土花惨澹面冷无颜色"),又赞叹其精神不朽。结尾处诗人激动地表示要把赵南星的事迹拓印传播,让世人记住:这块看似普通的铁器承载的忠义精神,远比那些权贵的炙手可热更值得珍视。

全诗用铁器贯穿始终,既写实物的冰冷坚硬,又喻人格的刚毅不屈,通过一件文物串联起历史记忆和道德评判,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英雄或许会失败,但他们的精神会像铁器一样历经岁月而不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