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古洞

岩扉烟霁水潺潺,化石云眠草木间。
叩角南山歌莫放,遗书函谷驭难攀。
金轮隐见前朝寺,玉沼清新过客颜。
但使会心劳应接,松阴溪暝不知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古朴的山水画卷,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首联"岩扉烟霁水潺潺,化石云眠草木间"用清新的笔触勾勒出雨后山景:岩石像门扉般敞开,雾气消散后溪水叮咚流淌,山石仿佛沉睡在云雾草木之中。这里用拟人手法让石头"云眠",赋予自然以生命感。

颔联"叩角南山歌莫放,遗书函谷驭难攀"借用两个典故:前句暗指宁戚敲牛角唱歌求见齐桓公的故事,后句指老子出函谷关留下《道德经》的传说。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古代隐士和智者的追慕之情。

颈联"金轮隐见前朝寺,玉沼清新过客颜"将视线转向人文景观:阳光(金轮)隐约照耀着古寺,清澈的池水(玉沼)映照着游人的面容。这里用"前朝"二字暗示时光流逝,而自然景物依然清新如故。

尾联"但使会心劳应接,松阴溪暝不知还"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只要能与这山水心意相通,哪怕忙碌应接也心甘情愿,在松荫溪畔流连忘返直到暮色降临。表达了诗人沉醉自然、忘却归途的闲适心境。

全诗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通过对石牛古洞周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诗中用典自然贴切,写景生动传神,最后落脚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