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杂兴

细草行来芳径,修篁覆处茅庵。
借问丈人生计,薄田自种溪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恬淡自然的田园生活图景,读起来像一幅清新的水彩画。

前两句用简单的景物勾勒出生活环境:长满细草的芬芳小径,被修长竹林掩映的茅草小屋。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但"细草""芳径""修竹"这些意象组合起来,立刻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美。

后两句通过对话展现生活态度:有人问老丈如何维持生计,他平淡地回答在溪南种着几亩薄田。这里的"薄田"二字特别有意思,既说明田地不肥沃,也暗示收成可能仅够糊口,但老人语气中透露出知足常乐的坦然。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慕繁华的质朴。诗人没有写老丈抱怨生活清苦,反而通过简朴的居住环境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的人生智慧。就像现代人偶尔会向往的"逃离城市,归隐田园",这首诗用20个字就完美呈现了这种理想生活的模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