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

积雪瞻太华,油云揽东岱。
今过六盘山,益信天狡狯。
高高陇坂云,横分雍梁界。
一支走北地,群山互鳌戴。
梯空安可穷,毋乃厚坤隘。
七月阴崖寒,风雨白日晦。
千盘作螺旋,百转出鸟背。
登高望西极,川原尽破碎。
一身裹云气,焉能辨泾汭。
元昊昔盗兵,藏鸽逞机械。
宋师实不竞,赤手搏蜂虿。
惜哉一韩名,何救好水败。
元老圣朝出,军威震无外。
一清关陇尘,再荡祁连秽。
兹山屡驻节,烟岚壮旌旆。
事往哲人萎,攀柳尚遗爱。
凄其陇头水,邈矣风云会。
驱马拜萧寺,松风漱寒籁。
元宫亦成尘,惟有名山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翻越六盘山时的壮阔景象和历史感慨,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写景壮丽(前16句)
开篇用对比手法,说见过华山积雪、泰山云海,但六盘山更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用"天狡狯"形容山势奇绝,像上天故意设计的迷宫。接着具体描写:云雾分割陕西四川,山脉像巨龟驮着群山,山路螺旋上升仿佛要钻透天空,七月阴面还结着冰,风雨中白天都昏暗。登顶后视野豁然开朗,但见河流像打碎的镜子,自己完全被云雾包裹。

第二部分:历史沉思(中间12句)
由景色转向历史:想起西夏李元昊曾在此用信鸽传信("藏鸽"指军事密码)大败宋军,宋将韩琦虽有名却难挽败局。对比当下清朝军队的辉煌战绩,将领们曾在此驻扎练兵,旌旗与山雾相映生辉。如今英雄已逝,只留下杨柳和传说,令人唏嘘。

第三部分:人生感悟(最后8句)
通过两个意象收尾:陇山流水声依旧凄凉,当年风云际会的盛况已遥远。诗人骑马拜访山中寺庙,听松风如漱口般清凉。最后点题——帝王宫殿终成尘土,唯有青山永恒,表达对自然伟力和历史沧桑的敬畏。

全诗妙在三个结合:
1. 动感描写:用"螺旋梯""钻天空""骑鸟背"等比喻让静态山势活起来
2. 时空跳跃:从眼前云雾切换到千年前战场,再拉回当下
3. 哲理升华:通过山与宫殿的对比,传递"青山不老,人事易逝"的感悟

就像用无人机航拍:先给山脉全景,再聚焦历史遗迹,最后拉远镜头思考人生,画面感极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