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跟随张湛存先生探访崂山隐士逄公的情景,展现了山势的雄伟和寻访隐士的神秘感。
前两句"岧峣高不极,选胜共登临"直接点出崂山高耸入云、看不到顶的壮观景象,诗人与友人特意选择这个风景绝佳之地一同攀登。这里用"高不极"三个字生动表现了山势的巍峨。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登山所见:山涧沟壑随着山峰的走势蜿蜒曲折,云雾缭绕的山峰遮挡了阳光;陡峭的岩壁仿佛要碰到天空,诗人深入岩洞探寻古迹。这些描写既有空间感(高低、远近),又有光影效果(阳光被遮),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欲问幽栖处,云封不可寻"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想打听隐士逄公的住所,却被重重云雾阻挡,无法找到。这个结尾既写出了寻隐不遇的遗憾,又给整首诗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暗示隐士生活的超脱尘世。
整首诗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通过对高山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云封不可寻"的结尾尤其巧妙,既写实景,又暗含深意,让读者在欣赏山水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