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僧挽人联

天道可知,大千界中,几见聪明者寿;
前因不昧,二十年后,重为文酒之交。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替一位僧人写给逝者的,语言直白却意味深长,用两个层次表达了对生死、命运的思考。

上联"天道可知"开篇就抛出深刻问题:老天爷的规则真的能看透吗?作者观察到,在这广阔世界里(大千界),真正聪明长寿的人其实很少见。这里暗含对逝者英年早逝的惋惜——连聪明人都难逃短命,可见命运无常。

下联"前因不昧"转向佛教的因果观,说逝者来世(二十年后)定会重入文人雅士的圈子(文酒之交)。这既是对逝者文人身份的肯定,又用轮回转世的说法令生者宽心,暗示死亡不是终点,而是新交往的开始。

全联妙在: 1. 用"聪明者寿"的反常现象质疑命运,引发共鸣 2. "二十年后"把佛教轮回说得像老友约饭般亲切 3. 既承认死亡的残酷,又用转世之说冲淡哀伤 4. 僧人身份与文酒之交的结合,展现逝者雅趣

这种将佛理融入日常语言的表达,让深奥的生死观变得可触可感,是传统挽联中少见的举重若轻之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