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①

经史传心学,诗篇养性情。
如何凭记诵,止以弋科名。
身世无殊轨,亲疏有定衡。
春风浴沂意,领此在儒生(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批评当时读书人死记硬背只为考功名的现象,倡导真正的学问应该滋养心灵。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理解:

1. 学问的真谛(前四句)
开头就说读经典、写诗歌的真正意义在于传承思想("传心学")和陶冶情操("养性情")。但作者痛心地发现,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弋科名"),像用诱饵钓鱼那样功利。这里用"如何"二字带出强烈反问,就像现在人说"读那么多书就为张文凭?"

2. 做人的道理(中间两句)
"身世无殊轨"说每个人人生道路其实差不多,但"亲疏有定衡"强调待人接物要有原则。这就像今天说的"做人比成绩重要",提醒读书人别光顾着考试,忘了基本为人处世的准则。

3. 理想的境界(最后两句)
用"春风浴沂"这个典故(孔子赞赏学生春日沐浴的闲适之乐),描绘读书人该有的状态——像沐浴春风般自在通透。最后"领此在儒生"就像说"真读书人该懂这个道理",既有期待又带点无奈。

全诗魅力在于把大道理说得接地气:用"钓鱼"比喻功名,用"春风洗澡"形容治学境界。今天读来依然警醒——读书究竟是为镀金,还是为明理做人?这种对教育本质的追问,穿越三百年仍不过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