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夜集因寄长庚

万里西风吹急湍,茆堂幽事起凭栏。客寻玄草频捐佩,醉倚青松不着冠。

渔父暮归双艇急,鲛人夜语一江寒。闻君已作餐霞侣,石上摇华只自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文人雅集的场景,充满隐逸之趣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开篇"万里西风"四字立刻营造出开阔苍凉的秋意,湍急的江水与西风相互呼应,暗示着时光飞逝。诗人站在茅草堂前凭栏远望,这个画面既简朴又富有诗意。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雅集中的不同人物形象:有热衷学术的客人频频解下玉佩(表示对学问的敬重),有醉醺醺倚着青松的隐士不戴帽子(显示洒脱不羁)。渔夫傍晚划着双桨匆匆归家,而传说中的鲛人(水中精灵)在寒江中夜语,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既真实又梦幻的秋夜图景。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听说你(长庚)已经过上仙人的生活,在石头上欣赏摇曳的花影。这里的"餐霞"是道家修炼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超凡脱俗生活的羡慕,也暗含着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诗通过西风、茅堂、青松、渔舟等意象,将文人雅集、江畔夜景与神仙传说巧妙融合,语言清新自然又充满想象力,展现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亲近自然的生活理想。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