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以及孩子对逝去母亲的怀念。
前四句回忆母亲养育的辛劳:母亲曾像所有慈母一样,把干燥的地方让给孩子睡,自己睡潮湿处("移乾就湿");像老牛舔小牛一样细心呵护孩子("舐犊")。虽然孩子资质平凡("凡骨"),但母亲始终坚持用正直的道理教育他("义方")。
后四句写失去母亲后的痛:当年挨饿时,吃的是母亲心疼的眼泪;读书时,读的是教导孝道的《孝经》。如今这些往事只能回忆,就像风吹树木的沙沙声,徒然增添心中的伤痛("风木伤"指子女无法奉养父母的遗憾)。
全诗亮点在于用生活细节打动人心:潮湿的床铺、母亲的眼泪、读《孝经》的场景,这些画面让母爱变得具体可感。最后用风吹树木的声音比喻无处安放的思念,把抽象的情感写得仿佛能听见、能触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