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陶园杨少卿述赠

弦歌三径苦无资,安得家声自太师。
隔世每怀高尚节,名园特取去来辞。
槐柯入梦应先寤,蜗角分争亦竟痴。
我也携书归旧隐,邮筒无惜寄新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友人陶园杨少卿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

开头两句写陶园生活清贫但高雅。诗人说陶园里虽有琴声歌声,但主人生活拮据("苦无资"),不过这种高雅的家风是传承自古代贤人("太师"指古代德高望重之人)。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物质贫乏但精神富足。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感慨。他说虽然时代不同了,但仍敬仰陶园主人高尚的品格("隔世每怀高尚节"),这座名园的名字就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暗示主人像陶渊明一样淡泊名利。"槐柯入梦"用典(南柯一梦的典故),说人生如梦,应该早点醒悟;"蜗角分争"比喻世人为了蝇头小利争斗不休,实在可笑。

最后两句表明心迹。诗人说自己也要带着书本归隐故里("归旧隐"),希望陶园主人不要吝啬,常寄新诗保持联系("邮筒"指书信往来)。这里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又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全诗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通过对比陶园的清雅与世俗的纷扰,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用典自然,既有对古人的追慕,又有对现实的批判,最后落脚到个人的人生选择,读来令人深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