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珍贵的友情,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前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写两人相遇相知的缘分:诗人把这段友情比作"清梦萦绕芳兰"般美好纯净,把两人的相识比作"凤凰相遇"般难得。后两句借用"徐孺设榻"(东汉名士为好友特意准备床榻)、"伯牙子期"(知音典故)的典故,形容诗人热情招待好友、两人如知音般惺惺相惜的场景。
中间四句通过生活细节展现深厚情谊:诗人说自己早已吃腻了名贵的"江瑶柱"(干贝),却为收到朋友送的"铜弹丸"(可能指质朴的礼物或诗作)而欣喜。这里用贵重海鲜和普通弹丸的对比,突出诗人更看重情谊而非物质。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领悟到人生最美好的就是这样的知音情谊,并表示不会像洪水(淫潦)般炫耀浮华,而要像沉稳的磐石守护这份情谊。全诗通过日常事物和巧妙比喻,把文人雅士之间淡泊真挚的友谊写得温暖动人。
杨弘道
淄川人,字叔能,号素庵。气高古,不事举业,磊落有大志。文章极自得之趣。有《小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