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内弟陆熙之

我别禦儿溪上宅,月当二十四回新。
如何故国尚戎马,即恐比邻非昔人。
箫鼓谁家犹作社,楼台废苑不成春。
夜寒忆尔无由见,怅望黄姑祈木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内弟陆熙之的家书,表达了对故乡动荡、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思念亲人的愁绪。

前两句写自己离开家乡已经两年(二十四个月),用"月圆二十四回"这样生活化的比喻,让时间流逝变得具体可感。紧接着笔锋一转,点出故乡仍在战乱中("尚戎马"),连邻居都可能不是从前熟悉的人了——这种担忧特别真实,就像我们久别回乡时怕认不出老街坊的心情。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描绘故乡现状:一边是别人家还在热热闹闹办社祭("箫鼓作社"),另一边却是皇家园林破败荒凉("废苑不成春")。这种热闹与衰败的强烈反差,凸显出战乱对家园的摧残。

最后两句情感达到高潮:寒夜里思念你却见不到,只能惆怅地望着天上的牵牛星("黄姑")和渡口的树木。这里用牛郎织女的典故,把对亲人的思念写得既含蓄又深沉,就像我们想家时会不自觉地看月亮一样自然动人。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封朴素的家信,但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家园的牵挂、对和平的渴望,以及乱世中亲人离散的无奈,这种真挚的情感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