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香亭

流杯处处称佳致,何似斯亭出自然。山溜穿云来几里,
石盘和藓凿何年。声交鸣玉歌沈板,色幌寒金酒满船。
莫怪坐中难得醉,醒人心骨有潺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泛香亭"的自然景观,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它超越人工雕琢的天然魅力。

首联用反问句开头:别处的流水酒杯虽然精致,但哪比得上这座浑然天成的亭子?这里点明了全诗主旨——赞美自然之美胜过人工雕琢。

中间两联具体描写亭子周围环境:
- 山间溪流穿过云雾,不知从多远的地方流淌而来
- 长满青苔的石盘,不知是何年开凿的
- 流水声像玉器碰撞般清脆,又像打着节拍的歌声
- 阳光映照下,水面金光粼粼,仿佛载满美酒的船只

这些描写调动了听觉(水声)、视觉(金光)、触觉(寒意)等多重感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特别突出了"不知从何而来"、"不知何时开凿"的神秘感,强调这是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景致。

尾联是诗人的感悟:在这里不容易喝醉,不是因为酒不好,而是清澈的流水让人神清气爽。这个巧妙的转折,既写出了流水的清澈纯净,又暗示自然美景比美酒更令人陶醉。

全诗通过对比人工与自然、醉酒与清醒,赞美了泛香亭浑然天成的美。诗人没有直接说"这里多美",而是通过具体的声音、色彩、感受,让读者自己体会这种自然之美的震撼力。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郑损

郑损,唐诗人。 唐郑州荥阳人,生卒年不详。字庆远,郡望荥阳(今属河南),郑处冲子。初任推官。僖宗光启时,累官中书舍人。二年(886),沙陀军入长安,损随僖宗避难兴元。寻知礼部贡举,后官至礼部尚书。事迹散见《唐摭言》卷八、《太平广记》卷一八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上》。《全唐诗》存诗6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