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送应秀才往池舒二州

瑶琴弹古曲,何事有哀音。
客子道途远,棘人霜露深。
齐山同雁宿,天柱共猿吟。
二牧高人问,归来满孝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送别一位叫应秀才的朋友去池州和舒州(今安徽一带)的情景,字里行间透着温暖的关怀和鼓励。

开头用"瑶琴弹古曲"比喻送别,琴声本应优雅,却带着哀伤,暗示离别的不舍。但诗人马上用"何事有哀音"反问,劝朋友别太伤感。

接着用"客子道途远,棘人霜露深"说旅途辛苦,像带刺的植物沾满寒霜,既写实景又暗喻人生艰难,但笔锋一转:你去的齐山有天柱峰,可以"同雁宿""共猿吟",把孤独的旅程说得像与自然作伴的雅事,充满诗意。

最后提到两地长官(二牧)都是高雅之士,会关照你。结尾"归来满孝心"最暖心:别太挂念家里,完成使命再带着孝心回来。全诗把离别的忧愁化解为对朋友的安慰,把艰苦的远行描绘成值得期待的旅程,展现了古人送别时既深情又豁达的智慧。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