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夏夜雨后初晴的清新画面,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少女的灵动之美。
上片开头用"风雨霎时晴"制造出天气的戏剧性变化,就像我们突然看到暴雨转晴时那种惊喜。雨后荷叶显得格外青翠(荷叶青青),这时一个扎着双辫的少女(双鬟)捧着小红灯出场,灯光与绿叶形成鲜明色彩对比。她兴奋地报告说绿纱窗下(报道绿纱窗底下),月光把芭蕉叶的影子照得清清楚楚(蕉月分明),这个细节描写特别生动。
下片转入室内,竹席枕头透着凉意(枕簟嫩凉生),茉莉花香淡淡飘散(茉莉香清)。最妙的是"兰花新吐百余茎",用夸张手法写兰花蓬勃生长,其实是在表现少女发现生命奇迹的惊喜。结尾处少女扑流萤的调皮画面(扑得流萤飞去也),以及她对手中团扇撒娇说"多情"的细节,把少女的天真烂漫写得活灵活现。
全词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室外雨景切换到室内夜趣,最后定格在少女嬉戏的特写。没有深刻的人生感慨,就是用轻快的笔触捕捉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读来让人会心一笑。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