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行

邯郸城头下白日,邯郸市上风萧瑟。
故垒空余鸟雀悲,荒垣只见狐狸出。
何王坟墓对山阿,尚忆诸侯征战多。
赵客归来重毛遂,秦军老去畏廉颇。
黄尘白草宫前道,鬼火如灯夜相照。
公子秋来不见过,美人月下那闻笑。
当时冠盖激浮云,挝钟考鼓宴青春。
只今惟有邮亭树,还送年年行路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邯郸这座古城的衰败景象,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开篇用"城头白日"和"市上风萧瑟"勾勒出荒凉的城市画面。曾经的军事要塞如今只剩鸟雀悲鸣,破败的城墙下狐狸出没,暗示这里早已失去往日的繁华。

中间部分通过历史典故展现邯郸曾经的辉煌:赵国的毛遂自荐、廉颇抗秦的故事,还有王公贵族们钟鼓宴饮的奢靡生活。但如今这些都已消失,只剩下宫前道路上荒草萋萋,夜晚鬼火闪烁的阴森景象。

最后用"邮亭树"这个意象收尾,说只有路边的老树还在年复一年地目送过往行人,暗示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永恒主题。全诗通过生动的今昔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哲理。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