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岘山二首 其二

路过青山曲转腰,松门楸岭背尘嚣。
烟云西望孤鸿没,舟楫东来一水朝。
忠义有怀空郁郁,功名馀事漫寥寥。
无人就与山西将,缓带轻裘敌自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岘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功名事业的复杂心情。

前四句写景:诗人沿着山路蜿蜒前行,穿过松树掩映的山门和楸树成荫的山岭,远离尘世喧嚣。向西望去,烟云缭绕中一只孤雁飞过;向东看,一条河流载着船只奔涌而来。这些画面既展现了岘山的壮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感。

后四句抒情:诗人想到自己空怀忠义之心却无处施展,功名事业也显得微不足道。最后两句用典故表达理想:如果能有像西晋名将羊祜那样的人才(羊祜镇守襄阳时轻裘缓带,从容退敌),或许就能不战而胜。这里既暗含对时局的忧虑,也流露出对理想政治人物的期待。

全诗通过山水与历史的交融,展现了诗人既想超脱世俗,又难以忘怀家国责任的矛盾心理。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面对山河时的豪情与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