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潭守冢僧伐去大芭蕉种二松其上赋小诗记之二首 其二

草亡木卒太匆匆,独有髯龙在眼中。
雨折风吹⑴终不死,霜根雪节贯青铜。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松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前两句"草亡木卒太匆匆,独有髯龙在眼中"说:小草和树木都很快枯萎死去,只有那棵像长须老龙般的松树依然挺立。这里用"髯龙"比喻松树,既形象又传神。

后两句"雨折风吹终不死,霜根雪节贯青铜"进一步描写:任凭风吹雨打,松树始终屹立不倒。它的根须像青铜一样坚硬,能抵御霜雪的侵袭。"贯青铜"这个比喻特别有力,让人感受到松树坚韧不拔的品质。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用普通草木的脆弱反衬松树的顽强。诗人没有用复杂难懂的词句,而是用"髯龙""青铜"这样具体形象的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松树的精神。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其实也是在赞美像松树一样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