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莫遮 大唐五台曲子六首,寄在苏莫遮。 其五 第五
上西台,真圣境。
阿耨池边,好似金桥影。
两道圆光明似镜。
一朵香山,崒屼堪吟咏。
师子踪,深印定。
八德池边,甘露常清净。
菩萨行时龙众请。
居士谈扬,为有天人听。
阿耨池边,好似金桥影。
两道圆光明似镜。
一朵香山,崒屼堪吟咏。
师子踪,深印定。
八德池边,甘露常清净。
菩萨行时龙众请。
居士谈扬,为有天人听。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五台山西台的壮丽景色和神圣氛围,用生动的画面感带读者进入一个灵性世界。
上阕写景:
1. "阿耨池边,好似金桥影"——用"金桥倒影"的比喻,把普通水池瞬间变成闪耀着佛光的圣池。
2. "两道圆光明似镜"可能是描写阳光在水面和山石上的反射,但作者赋予了宗教色彩,暗示佛光的圆满。
3. "一朵香山"的比喻很精妙,把整座山比作一朵盛开的莲花,既写实又充满禅意。
下阕转入宗教体验:
1. "师子踪"指文殊菩萨的狮子座印记,用脚印这个具体物象来表现佛法的永恒性。
2. "八德池"与上文的阿耨池呼应,池水"常清净"暗示修行者追求的心灵境界。
3. 结尾的"居士谈扬,为有天人听"最有趣——表面上说佛法讲演,实际暗含深意:只要真心弘扬佛法,连天神都会来倾听,普通人更该静心聆听。
全词特色:
- 虚实结合:真实山水与宗教想象交融,金桥、佛光这些意象让普通风景变得神圣。
- 动静相宜:既有静止的池水、山影,又有菩萨行走、龙众相请的动态场景。
- 最后两句像是画外音,突然把读者从景物描写拉回现实,点明修行者说法的场景,留下余韵。
本质上,这是用山水写修行感悟的作品,把佛教圣地的自然景观都转化为佛法启示,让读者在欣赏美景时自然感受到宗教的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