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外话皋亭桃花之胜

春波浩荡风泠泠,扁舟结伴来皋亭。
閒鸥静鹭解迎客,兰桡直到花边停。
一株秀而整,穿云蟠过青山顶。
一株艳而娇,欹斜暗束青山腰。
日丽霞衣翻片片,何处东外识人面。
漫天匝地卷红潮,花郁峰郁都不辨。
一重花护一重山,珊瑚倒插翡翠环。
但愁封姨扫作胭脂雪,胜游肯放金樽閒。
望中红白疏密向背不可数,仿佛身入流水天台间。
千枝万枝迷处所,山欲出云花不许。
华鬘世界净红尘,惟听仙禽空际语。
感君话旧向晴窗,茶嫩香清蝶影双。
游女如云花似海,便思打桨泛春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泛舟赏桃花的生动画面,充满浪漫色彩和自然生命力。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感受它的美:

1. 动态的春日旅程
开篇用"春波浩荡""扁舟结伴"营造出春游的畅快感,连水鸟都懂得热情迎客。诗人乘着小船,沿着开满桃花的山径一直划到花丛深处,这种身临其境的写法让读者仿佛也跟着一起春游。

2. 桃花的千姿百态
诗人用对比手法突出不同桃树的特色:一株挺拔高耸直插云霄,一株婀娜多姿缠绕山腰。阳光下的桃花像漫天红霞,又像翻飞的蝴蝶翅膀,把整座山都染成了流动的红色海洋。最妙的是"山欲出云花不许"这句,把满山桃花写得像任性的小姑娘,硬是用自己的绚烂挡住了山间的云雾。

3. 沉醉忘忧的意境
诗中透露出对美好易逝的担忧(怕春风把花瓣吹落),但更多的是及时行乐的洒脱。最后诗人由赏花联想到传说中的仙境,现实中的桃花林与神话中的天台山融为一体,连空气里仿佛都飘着仙鸟的啼鸣,让人完全忘却尘世烦恼。

全诗就像一部春日风光片,有近景特写(单株桃树),有全景镜头(花海群山),还有声音特效(鸟语水声)。诗人用"红潮""珊瑚""胭脂"等浓艳的比喻,把普通的桃花写得气势磅礴,展现出春天不可阻挡的生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