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泾王府蒲司马西还
重弓满引鸣镝和,翻身跃马渡长河。
日高射猎王半醉,军中司马功最多。
白狼西来献天子,腰间玉龙鳞甲紫。
宝书缄奏动宸京,黄封御酒贶边庭。
弦蒲汭鞠几千里,芳草萋萋春似水。
鸟声山色不胜情,枚生作赋才难比。
日高射猎王半醉,军中司马功最多。
白狼西来献天子,腰间玉龙鳞甲紫。
宝书缄奏动宸京,黄封御酒贶边庭。
弦蒲汭鞠几千里,芳草萋萋春似水。
鸟声山色不胜情,枚生作赋才难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关将领(蒲司马)打猎归来、立功受赏的豪迈场景,充满英雄气概和塞外风情。
前四句像电影镜头:将军拉满弓箭(重弓满引),箭矢破空呼啸(鸣镝和),潇洒地骑马渡河。太阳高悬时,王爷带着醉意打猎,而真正功劳最大的却是这位军中司马——用对比手法突出主角的才干。
中间四句写战利品和赏赐:西边部落进献白狼(可能是珍贵贡品),将军的宝剑(玉龙)泛着紫光,捷报传到京城(宝书缄奏),皇帝赐下御酒犒军。这些细节既展现边关战功,又暗含"宝剑配英雄"的赞美。
最后四句转入抒情:千里边塞(弦蒲汭鞠)春草茂盛,鸟鸣山色令人沉醉,就连汉代辞赋名家枚乘都难以用文字形容这美景——实际是用美景衬托将军的功业如春天般生机勃勃。
全诗妙在三点:
1. 动静结合:射猎的激烈与春景的柔美相映
2. 明暗双线:表面写打猎,实则赞将领
3. 豪放与雅致并存:既有"跃马渡河"的粗犷,又有"玉龙鳞甲"的精致
就像一部微型的英雄史诗,让人看到盛唐边塞将士的英姿勃发与塞外风光的壮丽多彩。
贡师泰
(1298—1362)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