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山房象山
客游厌城市,僧房见岩壑。
伟石罗众峰,寒砂结层堮。
为谷既窈窕,置岭复绵邈。
溪源互相注,花草纷已错。
空闻先王梦,徒观楚臣作。
行云在俛仰,北渚应酬酢。
天机契如幻,意匠起冥漠。
周流属多豫,寤寐欣所托。
有怀山中人,从尔芳杜若。
伟石罗众峰,寒砂结层堮。
为谷既窈窕,置岭复绵邈。
溪源互相注,花草纷已错。
空闻先王梦,徒观楚臣作。
行云在俛仰,北渚应酬酢。
天机契如幻,意匠起冥漠。
周流属多豫,寤寐欣所托。
有怀山中人,从尔芳杜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城市喧嚣的旅人,在山中寺庙发现自然之美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段(前六句)像一组电影镜头:游客厌倦了钢筋森林,偶然发现山间寺庙。这里巨石如卫士般拱立,沙砾在寒风中凝结成天然阶梯。山谷幽深曲折,山岭连绵起伏,溪水像银链般相互缠绕,野花野草随意生长——这些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未经雕琢的山水画卷。
中间部分("空闻"至"冥漠")是诗人的哲学思考:他想起古代圣贤的传说(先王梦),看到前人留下的文字(楚臣作),但更沉醉于眼前流动的云彩和山水对话(北渚酬酢)。这里点出全诗核心——大自然的变化莫测(天机如幻)与人类艺术创造(意匠冥漠)的奇妙共鸣。
最后四句是情感升华:诗人漫步山水间倍感惬意,连睡梦都变得香甜。他遥想山中隐士的生活,渴望像他们一样与香草(芳杜若)为伴,表达了对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
全诗妙在将具体景物(溪流、山石)与抽象感悟(天机、意匠)自然融合,就像用文字搭建了一座可游可居的山水园林,让读者跟随诗人的眼睛发现自然之美,又通过他的思考获得精神共鸣。
黄大舆
宋蜀人,字载万,自号岷山耦耕。善乐府歌词。有词集《乐府广变风》。又录唐以来才士咏梅之词为《梅苑》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