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其一 乙亥元日,时在鼎州
又到今年矣。甚流光、暗中吹过,东风似水。脱了青衫还戏彩,春在寿萱花里。
听爆竹声声不止。笑捧一卮为母寿,倩屠苏、净把愁肠洗。
饮此者,大欢喜。
梅花算个真知己。任终朝断风残雪,闭门而已。阿父天涯携弟妹,怅望二千余里。
想寂寞应无异此。骨肉无端分五处,猛思量、旧恨重提起。
倦且坐,乌皮几。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新年第一天,作者在鼎州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
上片写新年热闹场景:
- 开头感叹时间飞逝,春风像流水一样悄悄溜走
- 作者脱下官服换上便装,在母亲身边尽孝,家里春意盎然
- 爆竹声不断,作者笑着敬母亲屠苏酒,想用这杯酒洗去忧愁
- 喝酒的人都是开心的,但作者心里其实藏着心事
下片写孤独思念:
- 把梅花当作知己,整天关着门看风雪
- 想到父亲带着弟妹在千里之外,应该和自己一样寂寞
- 突然意识到一家人分散在五个地方,这个念头勾起了旧日的伤感
- 最后疲惫地坐在乌皮椅子上,这个动作透露出深深的无奈
全词用对比手法:
- 外面热闹 vs 内心孤独
- 家人团聚 vs 骨肉分离
- 表面欢笑 vs 内心愁苦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一个简单的"倦且坐"动作,把漂泊游子的疲惫和思念都包含其中,让读者能感受到作者强颜欢笑背后的心酸。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