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寺塔

五色云中现七层,不知何代法门兴。
归来远客长迎望,老去闲僧已倦登。
金铎无声风不起,宝瓶有影日初升。
时闻梵呗盘空下,知是檀那夜施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佛塔的庄严景象,以及它带给人的心灵触动。

开头用"五色云中"形容佛塔高耸入云、光彩夺目,但人们已记不清它建于何时,暗示时光流逝。远方归来的游子远远望见塔影就心生敬意,而寺中老僧却已懒得登塔,形成有趣对比——外人向往的圣地,对僧人只是日常。

中间两句通过细节展现佛塔的静谧之美:塔檐的金铃无风不响,塔顶宝瓶在晨光中投下影子。这里用"无声""有影"的对比,营造出安宁祥和的氛围。

最后写夜晚时分,空中飘来诵经声,人们知道这是信徒在点灯供佛。诗人没有直接写灯火,而是通过声音让人想象这幅画面,显得含蓄而神圣。

全诗通过 outsider(游客)和 insider(僧人)的不同视角,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以及从早到晚的时间推移,让一座静止的佛塔有了生命力和故事感。普通人能从中感受到:古老建筑不仅是砖石堆砌,更承载着代代相传的精神信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