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朝汉台

粤台朝汉接青霄,北望长安万里遥。
山控石门通海国,水环珠浦涌江潮。
风传鼓角烟氛净,云捲旌旗瘴雾消。
一统车书今日盛,击壤何幸祝神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粤地的朝汉台上远眺的壮阔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强盛的赞美和自豪感。

前两句写景:站在高耸入云的朝汉台上向北眺望,长安(代指京城)远在万里之外。这里用夸张手法突出距离之远,暗示作者虽身处边远之地,心却系着中央政权。

中间四句继续写景:群山控制着石门关,通向大海;江水环绕着珠江口,潮水汹涌。风中传来军营的鼓角声,战火硝烟已经消散;云卷着旌旗,连南方常见的瘴气雾气都退去了。这几句通过山河、军事等意象,展现了边疆的雄伟和和平安定的氛围。

最后两句抒情:如今天下一统,制度统一(车书代表国家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击壤是古代歌颂太平的典故),多么幸运能生活在这个圣明君主的时代啊!这里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之情。

全诗特点是: 1. 由远及近的视角转换,从万里长安到眼前山水 2. 动静结合,既有静态的山河,又有动态的潮水、风云 3. 明写边疆风景,暗颂国家统一 4. 最后直抒胸臆,感情真挚自然

诗中"青霄""万里""海国""江潮"等壮阔意象,配合"鼓角""旌旗"的军事元素,共同营造出雄浑大气的意境,展现了盛唐边塞诗的典型风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