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有桥兄

前辈风流尽,乡枌孰表们。
如公又凋谢,末俗恐浇漓。
幼学皆真践,濒危属相思。
端为吾道恸,不但器吾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有桥兄"的作品,用朴实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双重悲痛。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前四句是"大环境的悲叹":开篇就说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们相继离世,现在连"有桥兄"也走了,担心社会风气会越来越浮躁。用"风流尽"、"凋谢"这些词,像在说一个美好时代正在落幕。

2. 中间两句是"个人特质的追忆":特别提到逝者从小治学严谨(幼学真践),临终前还牵挂他人(濒危相思)。这两个细节像特写镜头,让读者看到这位长辈知行合一的品格。

3. 最后两句点明"悲痛的本质":作者痛哭不仅因为私人感情,更是为"正道"的失落而痛心。这里的"吾道"可以理解为正确的价值观或文化传统,说明逝者是这种精神的守护者。

诗歌的魅力在于: - 用"乡枌"(家乡树木)、"浇漓"(社会风气淡薄)等意象,把抽象的社会担忧变得具体可感 - 通过"幼学""濒危"的生活细节,让悼念对象形象立体 - 结尾升华主题,把个人哀思上升到文化传承的高度,类似我们现在说"又一位传统文化守护者离开了"

这种既有个人情感又心怀社会的悼念,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当我们悼念某位长辈时,常常也是在悼念他们代表的那种正在消失的优秀品质。

陈纪

陈纪(1254—1345),字景元,号淡轩,一号陵交,东莞(今属广东)人。南宋末年诗人、词人。领咸淳九年(1273年)乡荐,咸淳九年(1273年)与兄陈庚同登进士,官通直郎。宋亡后,不仕,与赵必襐、赵时清等隐于乡中,诗酒酬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