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思
芳岁不我与,飒然凉风生。繁华扫地歇,蟋蟀充堂鸣。
感物增忧思,奋衣出游行。行值古墓林,白骨下纵横。
田竖鞭髑髅,村童扫精灵。精灵无奈何,像设安所荣。
石人徒瞑目,表柱烧无声。试读碑上文,乃是昔时英。
位极君诏葬,勋高盈忠贞。宠终禁樵采,立嗣修坟茔。
运否前政缺,群盗多蚊虻。即此丘垄坏,铁心为沾缨。
当其崇树日,岂意侵夺并。冥漠生变故,凄凉结幽明。
悲端岂自我,外物纷相萦。所适非所见,前登江上城。
倚楼临绿水,一望解伤情。
感物增忧思,奋衣出游行。行值古墓林,白骨下纵横。
田竖鞭髑髅,村童扫精灵。精灵无奈何,像设安所荣。
石人徒瞑目,表柱烧无声。试读碑上文,乃是昔时英。
位极君诏葬,勋高盈忠贞。宠终禁樵采,立嗣修坟茔。
运否前政缺,群盗多蚊虻。即此丘垄坏,铁心为沾缨。
当其崇树日,岂意侵夺并。冥漠生变故,凄凉结幽明。
悲端岂自我,外物纷相萦。所适非所见,前登江上城。
倚楼临绿水,一望解伤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面对时光流逝、繁华消逝的感慨,以及他在游历中目睹历史沧桑后的深沉思考。
诗的开头写时光飞逝,凉风骤起,曾经的繁华转眼成空,只剩蟋蟀在空荡的堂前鸣叫。这种景象让主人公感到忧愁,于是披衣外出散心。
接下来,他走到一片古墓林,看到白骨横陈的凄凉景象:牧童用鞭子抽打骷髅头,村童清扫着鬼魂的痕迹。曾经辉煌的墓地如今破败不堪,石人雕像徒然闭着眼,纪念柱被烧得焦黑。当他读到墓碑上的文字,发现这里埋葬的竟是昔日的英雄人物——他们生前位极人臣,死后享受厚葬,墓地本应受到保护。
但时过境迁,由于前朝政事败坏,盗贼横行,这些墓地最终难逃被毁的命运。诗人感叹:当年修建这些豪华陵墓时,谁能想到会有被破坏的一天?这种无常的变化让人感到世事难料。
最后主人公登上江边城楼,望着绿水试图排解忧伤。整首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盛极必衰"的哲理:再辉煌的功业也敌不过时间冲刷,再隆重的纪念也终将被遗忘。这种对历史变迁的观察,既带着伤感,又透露出看破世事的清醒。
颜胄
生平事迹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出于《文苑英华》卷三〇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