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写给朋友子方的酬答之作,表达了对知音好友的珍视和对自由创作的向往。
前两句"声名词藻竞骎骎,不负平生许与心"是说:我们互相赠诗,文采飞扬,没有辜负平生的交情。"骎骎"形容马跑得快,这里比喻诗文往来频繁。
中间四句用比喻手法: - "呜凤自须谐玉磬":凤凰的鸣叫需要配上玉磬的声音才和谐,比喻高雅的诗文需要知音欣赏。 - "野麋祗合恋云林":野生的麋鹿只适合生活在山林,比喻自己天性向往自由。 - "清新每喜羊何和":每次读到清新自然的诗作都很高兴,就像羊何(古代隐士)那样的风格。 - "冥默初闻雅颂音":在沉思中初次听到《诗经》那样高雅的诗歌。
最后两句"不是南冠厌拘絷,楚人元爱楚风吟"点明主旨:我并非像囚徒(南冠)那样厌恶束缚,而是像楚国人天生就爱唱楚地的歌谣一样,天性就喜欢自由创作。
全诗通过凤凰、麋鹿等意象,表达了诗人珍视知音之交,但更向往自由创作的心境。语言清新自然,用典贴切,展现了宋代文人酬唱的特色。
邓忠臣
宋潭州长沙人,字谨思,号玉池先生。神宗熙宁三年进士。为大理丞,以献诗赋擢正字,迁考功郎。以坐元祐党废,出守彭门,改汝海,以宫祠罢归。有《玉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