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巢书屋歌

择居有如鸟择巢,脱彼幽谷迁于乔。
我生铩翮频飘飖,西飞燕子东伯劳。
初从萧林陟东皋,鹊巢暂作鸠居侨。
七年寄迹如萍飘,朅来此地重诛茅。
羽谯谯兮尾翛翛,尔室幸免风雨漂。
室中有子取鸱枭。
漫漫长夜时鸣嗥。
两三雏羽犹稚娇,傍母索哺声嗷嗷。
老乌觅食暮复朝,俯噣堕芷仰衔苕。
卷羽飞渡长江潮,漂泊湖海非游遨。
归飞不为惊弓逃,两翼损折难翔翱。
缩颈曳尾伏林梢,一枝犹喜稳鹪鹩。
君不见羽山文雉中旌旄,弋者挟弹弯乌号,故巢回首牖户抛。
又不见西江单鹄摩青霄,撄缴忽坠层云高,故巢回首林木焦。
嗟哉两禽具奇毛,祸机窃发徒自招。
何如空谷长逍遥,偃仰不用嗟无聊。
丹山阿阁让九苞,弗复矫首抟扶摇。
噫吁嘻!
弗复矫首抟扶摇。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鸟儿的遭遇比喻人生漂泊的无奈,同时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珍惜。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一枝犹喜稳鹪鹩"):
诗人把自己比作不断搬家的小鸟,从西飞到东,七年里像浮萍一样居无定所。好不容易搭了个简陋的窝,虽然破旧(羽毛稀疏尾巴乱),但总算能遮风挡雨。可窝里却住着猫头鹰这样的坏邻居,夜里总发出可怕叫声,还有几只饿得直叫的小鸟等着喂食。老鸟天天早出晚归找食物,有时要飞过长江,但这都不是为了游玩,而是为了生存。因为翅膀受伤飞不高,只能缩着脖子躲在树枝上,像鹪鹩这样的小鸟一样满足于一根树枝的安稳。

第二部分("君不见"到"祸机窃发徒自招"):
用两个反面例子说明炫耀的危险:一是羽毛华丽的野鸡因为漂亮被射杀,窝都回不去了;二是高飞的天鹅被箭射中坠落,回头发现老家树林都被烧了。诗人感叹这些鸟虽然羽毛漂亮,却因此招来杀身之祸。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
提出不如在安静山谷里自由生活,虽然不能像凤凰(九苞指凤凰)那样住华丽的宫殿,也不去追求高空翱翔。最后重复"不再抬头想往高处飞",强调甘于平凡的生活态度。

全诗魅力在于:
1. 用各种鸟的遭遇作比喻,画面感强,比如饿得叫的小鸟、找食物的老鸟、被射落的野鸡等场景都很生动。
2. 通过对比强调主题:漂泊的苦 vs 安稳的甜,华丽招祸 vs 平凡保身。
3. 最后点明主旨:不要羡慕虚华,平凡生活最可贵。这种思想对现代人也有启发,就像我们常说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