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一 重过粉坊琉璃街故居
屋角高槐,闲问讯、宣南坊陌。
记此地、琴尊跌宕,几年栖息。
半剌相忘磨灭后,一家正好团栾日。
任旁人、错比子云居,喧尘隔。
离聚苦,无终极。
生死恨,难抛掷。
但天台重到,凄凉岑寂。
芳草廊空蝴蝶化,茜纱窗冷蟏蛸织。
叹乌衣、巷口燕归来,今成客。
记此地、琴尊跌宕,几年栖息。
半剌相忘磨灭后,一家正好团栾日。
任旁人、错比子云居,喧尘隔。
离聚苦,无终极。
生死恨,难抛掷。
但天台重到,凄凉岑寂。
芳草廊空蝴蝶化,茜纱窗冷蟏蛸织。
叹乌衣、巷口燕归来,今成客。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重访旧居时的复杂心情,像一篇用诗词写成的"老屋回忆录"。
上片先描写老屋环境:屋角高大的槐树还在,宣武门南的老街巷依然如故。这里曾是他弹琴饮酒、潇洒生活的地方。当年用的名帖(半剌)早已磨灭,但全家团聚的温馨场景仍历历在目。虽然别人误把这简陋住所比作扬雄(子云)的豪宅,但这里其实远离尘嚣。
下片转入深沉感慨:人生聚散无常,生死之痛最难释怀。如今重回天台般的旧居,只剩满目凄凉。曾经芳草萋萋的走廊空荡荡,彩纱窗上结满蜘蛛网。最让人唏嘘的是,当年屋檐下的燕子如今飞回,却发现主人已成过客——就像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的意境,道尽物是人非的沧桑。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用槐树、燕子等日常景物,自然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特别是结尾"燕归来,今成客"的比喻,把作者自己从主人变成访客的身份转变,写得既含蓄又深刻,让每个有过搬家经历的人都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