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经历战乱后重返故园的心情,充满了沧桑感和对文化浩劫的痛惜。
开头两句"避乱归来万念轻,不堪寂寞且閒行"直白地表达了劫后余生的心境:逃难回来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了,但又受不了空虚寂寞,只好在园中随意走走。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既觉得看淡一切,又无法真正平静。
中间四句通过今昔对比展现物是人非的哀伤。重游故园像隔了一辈子,能和旧友活着重逢本是喜事,但眼前景象全非,又忍不住伤心。这里"宾主相逢喜再生"的"喜"和"伤心难遣此时情"的"伤"形成强烈反差,凸显战乱带来的复杂感受。
最后两句"六经浩劫悲投溷,空为尼山抱不平"把个人感伤上升到文化层面。诗人痛心儒家经典(六经)在战乱中被糟践(投溷指扔进粪坑),为孔子(尼山是其出生地)的学说遭此劫难感到愤懑。这里的"空"字尤其沉重,表达了对文化被毁却无能为力的痛苦。
全诗从个人际遇写到文化命运,情感层层递进。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字都带着战乱亲历者的切肤之痛,既有小人物劫后余生的真实感受,也有知识分子对文明传承的深切忧虑,至今读来仍能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