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怀古·关中》以秦朝灭亡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关中(今陕西一带)的地理优势和秦朝的暴政,揭示了政权兴亡的深刻道理。
前两句用"四海饥荒、百姓受苦"的惨状,对比秦始皇为炫耀武力烧毁阿房宫的奢侈,凸显统治者的残暴与民生的艰难。三四句提到贾谊(汉代政论家)写文章分析秦朝过失,而秦始皇当年灭六国时的骄傲已成泡影——说明再强大的武力也抵不过民心向背。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关中地势:向西是险峻的蜀道,向东是绵长的洛水,看似固若金汤的天然屏障。但最后两句点破主题:即便坐拥这样易守难攻的地形,如果统治者昏暴(像秦朝那样),再坚固的"金城汤池"也注定灭亡。
全诗用"地理优势"与"政权腐败"的强烈对比告诉我们:国家的根本在于民心,而非地形险要。这种借古讽今的写法,让读者在感受历史沧桑的同时,也能思考治国理政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