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船符

双单殊。
惟船编字水与信,大川赍涉皆通涂。
亦有泽国用龙节,法三代意摹为图。
诏文纪年玺加后,四角灿烂花盘纡。
例非大僚概勿给,郑重想见高皇谟。
是年始命棣节制,王气已隐钟燕都。
兵兴渡江不用楫,宣召可有金符无。
然其立法自详审,倡乱远先防驿夫。
后来趋便易勘合,此符弃竟同关繻。
祖宗良法玩不守,中使四出周防疏。
无何濒海置市舶,倭寇扰遂连三吴。
楼船峨峨指吕宋,矿采万里挠师徒。
尔时徵调遍天下,符纵复造难供儒。
乃知经国首除弊,方幅凛此尺一书。
祇愁岁久弊还作,盗取翻笑侯生迂。
摩挲黄麻三叹息,有人智出符之余。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明朝初年朱元璋(高皇)制定的"船符"制度,通过一个管理船只的证件,反映了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全诗分为四个部分:

1. 制度设计(开头到"郑重想见高皇谟") 讲船符分单双号,上面刻着编号、水域等信息,盖着皇帝玉玺,四角装饰华丽。只有高级官员才能持有,说明朱元璋考虑得很周密。

2. 历史背景("是年始命棣节制"到"宣召可有金符无") 提到朱棣(后来的永乐帝)开始掌权,暗示政权将转移到北京。虽然打仗时用不着船符,但这个制度体现了防患于未然的智慧。

3. 制度变迁("然其立法自详审"到"符纵复造难供儒") 后来人们图省事改用"勘合"(简化版证件),导致制度荒废。到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海外用兵频繁,就算恢复船符制度也管不过来了。

4. 治国启示(最后八句) 点明核心思想:治国首先要堵住漏洞。再好的制度时间长了也会出问题,就像有人能伪造证件一样。摸着这黄麻纸做的船符,感叹总有人能找到制度的空子。

全诗通过一个小证件,展现了"制度再好也要与时俱进"的深刻道理。用船符的兴废,比喻治国不能死守祖制,要随时调整。最后"有人智出符之余"特别精妙,说总有人比制度更聪明,提醒管理者要动态调整政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