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其一

蛙紫既熸熄,汉道炳朱光。
真人起白水,《河图》协会昌。
于赫建武世,景烁逮明章。
芝醴日翕集,礼乐何焜煌。
邈矣跨千载,懿哉冠百王。
谁知运期氏,辽辽歌未央。
驱马去国门,哀茂惜余芳。
乃悟古人心,故非群所量。
云台绘四七,赋颂侈班张。
以质赁舂士,不足扬秕糠。
悲哉璿枢运,河海流汤汤。
皇王若梦觉,天地就尨凉。
斯人不可作,慨然我心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汉初年的盛世景象,同时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开头用"蛙紫"(象征乱世)和"汉道"(象征汉朝正统)的对比,展现东汉光武帝刘秀从平民(白水)崛起,建立辉煌王朝的过程。"河图"等祥瑞象征天命所归,建武、明章两代皇帝的治世被赞誉为礼乐昌明、超越前代的黄金时代。

中间笔锋一转,指出这些辉煌已成过往。诗人驱马离开京城,像怜惜凋谢的花一样感伤盛世不再。他领悟到古人的伟大远超常人理解——云台上28位开国功臣的画像、班固张衡的华丽辞赋,都比不上隐士梁鸿(赁舂士)质朴的品质。这里暗含对表面繁华的质疑。

结尾充满哲理性悲叹:历史如北斗运转般不可逆转,时代洪流奔涌不息。即便帝王醒来(暗指朝代更替),天地早已换了模样。最后"斯人不可作"(那样的伟人再难出现)的感慨,既是对东汉盛世的追怀,也暗含对当下时代的失望。

全诗通过强烈对比(盛世/衰败、华丽/质朴)展现历史沧桑感,最后落在"一切繁华终将逝去"的深刻感悟上。诗人像一位穿越千年的导游,带我们看遍辉煌与落寞后,留下对永恒与无常的思考。

0